【忽】姓氏全解
忽姓忽姓起源一
源于蒙古族,出自宋朝、金朝、元朝时期蒙古族的汉称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文献《新编·太祖本纪》记载,谓蒙古名称之旧译“蒙兀”、“蒙骨”,后来成为氏族名,即忙兀氏,或作汪古氏、芒忽氏、忙忽氏等,其族人有以为姓氏者。
元朝时期及其以后,蒙古族忙兀氏、汪古氏、芒忽氏、忙忽氏等皆有取汉姓为蒙氏、忽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。
忽姓忽姓起源二
源于蒙古族,出自元朝世祖皇帝忽必烈的庶支子孙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孛儿只斤·忽必烈(1215~1294年),即元世祖,又称薛禅汗,是蒙哥汗的弟弟。忽必烈是大元帝国的真正缔造者,1259~1264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,此间,名义上,阿里不哥仍为大蒙古汗国唯一大汗。1264~1294年在位。1294年,孛儿只斤·忽必烈病逝,在位三十五年,终年八十岁。
除了察必皇后,孛儿只斤·忽必烈有数位妻室,其庶子忙哥刺任陕西省奉元府辖地长官(公元1272~1280年在职),其后得罪了权臣巴邻·伯颜,结果被被贬斥到“天然之海”(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),其后裔中有以其祖之名“忽必烈”的首音为姓氏者,后有取汉化谐音为姓氏者,称忽氏、湖氏。
忽姓忽姓起源三
源于回族,出自元朝时期赛典赤·赡思丁·乌马尔及其子孙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忽氏源于中国元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赛典赤·赡思丁·乌马尔及其子孙。赛典赤·赡思丁有五个儿子:长子纳速剌丁,官至元朝云南省平章政事、陕西省平章政事;次子哈散,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;三子忽辛,官至云南行省右丞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;四子苫速丁兀默里,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。他们的后裔分衍有赛氏、纳氏、哈氏、速氏、忽氏、马氏、撒氏、沙氏、丁氏、闪氏、穆氏、杨氏、郝氏,子孙分为著名的“回回十三姓”,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。回族忽氏取自祖上回回名首字谐音汉字“忽”为姓氏。其得姓始祖,据史籍《元史·氏族表》记载:忽氏出自赛典赤·赡思丁·乌马尔的第三子忽辛、以及纳速剌丁的第四子忽先,其后裔都有以忽为姓氏者。